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
首页->厚德盐城

“江苏好人”刘喜:用爱谱写人间真情

来源:盐阜大众报   2022-10-21   编辑:沈 业通


“小舅最近身体怎么样,还需要我帮忙做点什么……”10月18日一大早,射阳县“江苏好人”刘喜就到了内弟家。十多里的路程,他已来来回回走了近8年。

刘喜今年55岁,1989年参加工作。多年来,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用一颗炽热的爱心点燃了内弟走向幸福生活的希望,用孝心赡养养母和岳母,让她们安度晚年。

疼爱内弟,与“死神”赛跑显大爱

刘喜的内弟早年离婚,一个人带着儿子,靠打工养家,2014年因车祸成了植物人,先后做了7次手术,医药费花了40多万元,生活难以为继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刘喜四处筹钱,几次把他从死神的边缘救回来。对于这样的病人,护理和锻炼十分重要,刘喜和妻子每天轮流帮他进行康复训练,拍背、锻炼关节等就要花上两个多小时。

曾有一次,刘喜带着给内弟蒸的包子刚一进门,就闻到了屋内一股臭味。原来是内弟闹肚子,又因瘫痪在床无法去厕所,结果就把大便弄到了裤子和床单上。刘喜见状,赶忙烧水给内弟擦洗。

那天以后,刘喜和妻子找来一些旧衣裤给内弟缝了十几条专门垫下身的条褥,并买了两条新床单备用。此后,他和妻子每天一进门就先检查内弟的衣裤和床单,有脏的就立马给换洗了,内弟的床侧总是摆着一叠干净的条褥和床单。

就这样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经过近两年的努力,刘喜的内弟终于清醒过来,但因左脑严重受伤,右侧上下肢全部失去知觉,无法下地行走。刘喜仍鼓励他树立信心,帮助他坚持锻炼,尽量保持部分肢体功能。现在,刘喜的内弟基本上生活能够自理,即便如此,刘喜也坚持每天一个电话,每个周末都到他家看一下才放心。

善待养母,不是亲生胜亲生

刘喜的叔婶未生育子女,他5岁时被过继给叔叔抚养,二老供他读书上学,直至他参加工作。刘喜养父于2009年去世,养母10年前患老年痴呆,生活不能自理,刘喜就把她从乡下接到射阳合德一同生活。养母的病情越来越严重,时常到处乱跑、认不得人,刘喜和妻子悉心照料,按时帮她洗澡、梳理,让其度过幸福的晚年。

多年来,刘喜每天都会坚持给养母做康复按摩,每逢上海、北京有专家到射阳县人民医院坐诊,他都会把养母送到医院看病。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,他一直坚持照顾养母,康复治疗一次都没落下,他始终相信养母的病会好。直到2019年养母去世,他还在自责没有将养母照顾得更好。养母去世前一年,老人家的脑子越来越记不住东西,就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,有时都不记得,但是老人家唯独记得有一个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的儿子。刘喜孝养养母的事迹赢得了同事和邻里的赞扬,可他并不认为这有多么伟大,他常说:“人在做,天在看,各人凭良心,我照顾母亲是应该的,我的良心让我这样做。”

厚待岳母,纸药包里“藏”孝心

刘喜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内弟,对养父母孝敬,将岳母也视同自己的母亲来照顾。刘喜的岳母名叫蔡海云,她44岁时丈夫因病去世,留下7个儿女,当时有两个子女已成家,她一直未改嫁,用瘦弱的肩膀担起全家人的生活。蔡海云是合德老街人,当时街道为了照顾这户困难家庭,安排了一个看管自行车的活,蔡海云一干就是几十年,风里来雨里去,苦苦支撑着一家。由于长年劳累,老人从早年就患上了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风湿等多种疾病,特别是到了80多岁后,病情更加严重,经常要住院治疗。岳母一天三顿都要吃五六种药,因她不识字,为了防止吃错,刘喜就和家人一道,把每天三顿吃的药用纸包好,放在三个不同的盒子里,分别标上“早”“中”“晚”,日复一日,持续了10多年。

刘喜在家中是一个好儿子、好姐夫,在单位也是一位好同志。他现为射阳县审计局总审计师,业务精湛,勤奋敬业,被评为“盐城市劳动模范”,并且荣登今年9月份“江苏好人榜”。 (薛国春 张建忠 记者 陆荣春 见习记者 苏新辉





相关新闻: